日期: 2022-08-11 浏览量:394 来源:阜新日报 责任编辑:伊浩 文字大小: 大 中 小
撸起袖子加油干,阜新大地生机勃勃:一个个项目建设紧锣密鼓全力推进,一座座生产车间热火朝天一派繁忙,一台台风力发电机矗立高山迎风转动,一片片广袤原野展现绿色希望……
2018年至2021年,我市在全省绩效考核中连续4年跻身第一方阵。过去4年多来,我市综合经济实力持续增强,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四个优势产业”占工业比重快速提升,煤炭行业产值占工业比重下降到3%以下。这些,都成为阜新转型振兴取得实绩的鲜明注脚。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命脉。由“一煤独大”迈向“多元支撑”,大力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是阜新振兴发展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工业强市”战略为引领,以做好“三篇大文章”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着力打造以“四个优势产业”为主的多元产业格局,产业综合实力得到新提升、产业结构实现新优化、产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闯出了产业振兴引领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的新路子。
工业兴,产业兴;产业兴,经济活。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强力推进经济快速崛起。按照这一“路线图”,全市上下坚持把发展工业放在首位,做好改造升级“老字号”、深度开发“原字号”、培育壮大“新字号”三篇大文章,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并以“四个优势产业”为重点,打造以新能源、绿色食品、高端装备、精细化工为主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生路。聚焦“四个优势产业”,我市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产业等多方面优势和所蕴藏的巨大潜力,着力构建起契合阜新地方实际、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4年多来,全市上下聚力创新,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氟化工产业已培育出辽宁众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重点企业,辽宁大唐国际阜新煤制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等煤化工行业领军企业实现稳步发展。正大百万头生猪全产业链项目、泓方1.2万头奶牛牧场项目等一批产业链重点项目陆续实施。装备制造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达57户,完成产值72.7亿元。新能源及配套产业迅猛发展,全市新能源装机规模达338.6万千瓦,占全省新能源装机的20%,辽宁(阜新)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嘉寓“ 光热+”项目等一批新能源装备项目正在加快建设。
据统计,2021年,全市“四个优势产业”合计完成产值334亿元,同比增长17.9%,占全市经济总量的81.3%。由此,我市进一步扭转了“一煤独大”的单一产业结构,搭建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作为老工业城市,站在振兴发展的关键节点,加快推进结构调整、新旧动能转换是我市面临的时代考题。
瞄准长远发展,我市立足区位优势、产业基础,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重中之重,在全省率先完成“三篇大文章”谋划和起步工作,第一时间建立五级领导专班框架。市工信局在全省成立首个“三篇大文章”工作推进科,梳理出16条主产业链、30条子产业链,完成22条重点产业链图谱的绘制工作,实现挂图作战,新旧发展动能转换集聚的步伐不断加快。
“答好这张‘考卷’,必须要为‘老字号’‘原字号’赋能增效,让传统产业重焕生机。”市工信局主要负责同志话语掷地有声。
坚持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我市加快“老字号”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向高端化发展。以精细化、规模化、高级化为目标,加快“原字号”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发展,实现延链、补链、强链。目前,我市装备制造产业已形成硅砂——铸造——液压零部件——成套装备的产业体系。绿色食品产业形成化肥、饲料生产——种植养殖——初加工——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体系,绿色食品基地的产业集聚效应快速显现。
在促进传统优势产业“老树发新枝”的同时,也要“无中生有”促进新兴产业迅速壮大,唯此才能突破发展瓶颈,在竞争中抢占先机。
在新旧动能逐步转换之际,我市紧盯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布局,坚持把新兴产业培育作为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新兴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如今,全市新能源产业正逐步由“单一发电”向“发电+装备制造”的链式发展跨越。
今年上半年,全市181户“老原新”重点企业完成产值210.4亿元,同比增长8.4%。其中,“老字号”企业67户,完成产值47.7亿元;“原字号”企业86户,完成产值114.5亿元;“新字号”企业28户,完成产值48.2亿元。传统产业质效加快提升,新兴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推进,为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转型发展,产业振兴,必须把好经济脉搏,顺应经济发展规律,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则是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立足新发展阶段,我市正积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路径,推动传统能源大市向新能源大市转变,推进转型试点向转型示范升级,在创建“双示范市”的征途中大步前进。
几年来,我市不断调整产业布局、优化能源结构,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绿色发展初见成效。全市坚决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取缔工艺落后、污染严重的地条钢企业4户、水泥企业2户、造纸企业1户,关停煤矿企业71户,去产能1425万吨。节能减排工作全面推进,2019年以来对16户重点用能企业进行专项节能监察,为17户企业开展节能诊断服务。“伊利乳业”“ 德尔”“ 凯莱英”“ 泰山石膏”“富新新材料”分别获评国家、省级“绿色工厂”。
几年来,我市坚持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产业链竞争力,高新技术企业增至94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增至51户。近5年来,我市累计有207个项目列入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亿金电子”“宏顺机械”成功入选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龙瑞药业”入选工信部知识产权运用试点名单企业,均实现“零”的突破。今年以来,我市有38户企业获评省级“专精特新”称号,数量创历年新高。
几年来,我市工业互联网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帮助300户中小企业实现基础上“云”,40余家企业完成工业互联网发展成效评估。全市首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项目通过国家评审,现已通过与国家顶级节点对接测试。“排山楼金矿”成为全省首家智慧矿山,“弘霖煤矿”成为东北地方煤矿中首先实现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改造的企业。
……
一个个闪亮的工业发展成绩单,凝结了辛勤汗水,见证了多少个奋进的身影。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一幅转型振兴、全面提质、蓬勃发展的现代产业发展画卷正在阜新大地铺展开来。
推动产业升级,阜新孜孜以求;探索发展新路,阜新脚步铿锵。立足新起点,全市上下正坚定“12345”发展思路,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全力抓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全面做强产业支撑,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奋力开创高质量转型、全方位振兴新局面!
主办单位:阜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版权所有:阜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阜新市海州区中华路46-3银通华府B5号楼 邮编:123000 Email:jxw313@126.com
辽公网安备 21091102000094号 辽ICP备2021001035号 网站标识码:2109000035
建议使用1440*768分辨率 IE9.0及以上版本浏览器
网站监督举报热线:0418-2826107 网站举报邮箱:jxw31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