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帮扶“补气血” 精准纾困“通经络” ——市服务企业运行机制领导小组助力“阜新力昌”启动生产记事

日期: 2022-08-31 浏览量:249 来源:阜新日报 责任编辑:伊浩 文字大小:

火红的铁水不断流出,轰鸣的起重机来回穿梭,满载的运输车辆频繁进出……8月25日,在位于阜新铸造产业园区的阜新力昌钢铁铸造有限公司生产一线,记者看到的是一派充满生机的景象。

“之前受市场环境的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状况不好,处于危困状态。现在企业恢复生产了,这得益市委、市政府建立服务企业运行机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更要感谢市人大常委会及市服务企业运行机制工作专班的暖心服务和全力推动。”阜新力昌钢铁铸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继新感慨地说。

阜新力昌钢铁铸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是中铸协命名的全国优质铸造生铁基地试点企业,拥有国家工信部批准的两座210立方米高炉,生铁产能达30万吨,另有铁矿一座,总探明铁矿石储量4000万吨。2013年,公司停产。多年以来,虽经市、县多方协调,阜新铸造产业园区又以股份形式给公司注入部分资金,但因环保设施不完善、后续资金不足等原因,仍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

今年年初,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市人大常委会开展“打造营商环境,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成立帮扶企业专班。在了解到企业情况后,市人大常委会迅速开展相关工作,工作专班多次实地调研、听取汇报、对接有关部门、召开协调推进会,加大对企业的服务力度。同时,通过市人大代表王素清的“牵线搭桥”,投资方“河北德本”与“阜新力昌”开展多次磋商,双方就项目内容、投资规模、未来发展等进行深入探讨,充分交换意见,最终达成共识。

6月16日,“阜新力昌”与“河北德本”下属公司阜新德阜矿业工贸有限公司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会议室正式签订合作合同。“河北德本”拟投资2亿元,其中4000万元用于企业现有环保设备升级改造和现有设备维修改造。合同签订后,市人大常委会相关领导靠前指挥,调度解决有关问题,阜蒙县委、县政府及园区全力服务企业启动工作。截至目前,企业已投入资金2500余万元,完成2号炉的检修和封体,并于8月23日点火试运行,计划9月点火启动第二台炉,年底将实现销售收入3亿元。到2023年,企业年产生铁可达30万吨,销售收入可实现10亿元以上,税金可实现2000万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

“随着生产的逐步平稳运行,企业将投资建设绿色智能铸造项目及竖炉改造项目,拉长产业链,完善铸造短流程工艺,形成集矿山开采、铁精粉加工、高炉冶炼、短流程工艺高端智能铸造的完整产业链,做强做优企业。届时,企业年销售收入可实现30亿元以上,年上缴税金5000万元以上,安置就业1300余人。”对于未来,阜新德阜矿业工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政延信心满满。

服务现有企业运行,是稳经济大盘、保企业、保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举措。目前,市人大常委会正按照市委建立全市服务企业运行机制的要求,充分发挥“调度中枢”作用,做好服务企业、推动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为推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打印
分享
返回列表